1.乌桖树是什么树
油桐、油茶、核桃、乌桖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。
乌桕(学名:Sapium sebiferum),可作乌臼、鸦臼。俗称木蜡树、桩仔、琼仔等。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,为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。
名 称: 乌(wū)桕(jìu)
学 名: Sapium sebiferum(Linn.)Roxb.
别 名: 蜡子树、乌桖、木油树、又称木梓、油梓
科 属: 大戟科乌桕属
类 别: 落叶乔木
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,北止于龙门山南坡,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,西南止于锦屏山、白灵山东坡。地理位置为北纬32o30′ 以南,东经101°40′以东,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。垂直分布范围,在东部盆地为海拔80-900m,在川西南山地为海拔1000-1800m。 四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,其中以长江河谷巫山-万县段,乌江流域涪陵-酉阳段,金沙江河谷宜宾-雷波段,岷江流域的宜宾-仁寿段最为集中。这些地段中的巫山、酉阳、彭水、黔江、屏山、犍为、古蔺、荣县、仁寿、井研等10县,桕籽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7.2%,是全省乌桕的主要栽培地区。
四川的乌桕主要分布在海拔100-600m的农业耕作区,其经营方式和油桐相同;在集中产区以桕粮混作和间作为主,纯林经营极少,也有与油桐一起形成桐、桕、粮混作或间作的。分散产区以“四旁”零星种植为主。据巫山县调查,全县有乌桕树135万株,其中,种于耕地上实行桕、粮 间作的有104.6万株,占总株数的77.5%;四旁零星种植的有30.4万株,占22.5%。
这种桕粮混作和间作的桕林,为具有半自然状态的人工林,其特点亦与四川的桐林相似:
(1)无固定株行距,单位机种上种植数量随耕地状况而异。在坡度大,地块小、石块多的旱地上,常植乌桕于地坎边角和石旁隙地,每公顷可达450-800株。间种作物以玉米、红苕豆类为主,一般为一年一熟。
(2)更替频繁,一般为多世代异龄林。
(3)桕、粮分层分段利用空间,林分生产力较高。
2.乌牛早茶属于龙井茶吗
乌牛早茶属于龙井茶。
乌牛早茶加工的成品叫做乌牛早龙井,属于龙井茶。
“乌牛早”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其最大特点,就是一个“早”字。一般情况下,“乌牛早”上市一个月后,西湖龙井、洞庭碧螺春才姗姗来迟。乌牛早茶是中国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,3月上旬即可采制,采制期在一个月内,用它加工的乌牛早龙井,味醇气香,色泽翠绿,为茶中珍品。
扩展资料:
产地环境要求
1、气温
永嘉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,属于亚热季风气候,四季温和,雨量充沛,冬夏温差比较小。年均气温为18.3℃,气温年较差20.2℃,≥8℃年积温5742.5℃,最冷月均温8.1℃,全年无霜期282天。
2、地温
地温对茶树生长速度的影响显著。土温在25℃上下时,茶树生长日平均量达1厘米以上,而在土温12—17℃时,新梢日生长量为0.2—0.8毫米。地温也是影响春季茶芽、梢生育的最主要因素。地温与新梢生育的关系,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。
3、水分
水分是茶树重要组成部分。生长期间,茶园的日蒸发量约在5毫米左右,最多可在10毫米以上。整个生育期,茶园的总蒸发量约为900毫米。水是茶株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乌牛早茶采摘过程中,新梢不断萌发,需要连续地补充水分。
据研究,每生1千克鲜茶,乌牛早茶平均耗水量达1000—1270千克。但是水分过多也会影响茶树的生育。水分过多,造成土壤氧气不足,在长期积水的情况下,根系大量死亡,致使茶树停止生长严重的造成茶树死亡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乌牛早茶
3.西湖龙井茶树的新老如何辨别
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茶树也有盛衰,
西湖龙井茶树也不例外。那么
科学上,根据茶树的生育特点,把茶树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,即幼苗期、幼年期、成年期、衰老期。
幼苗期是指从茶的种子萌发到茶苗出土,出现第一次生长休止为止。西湖龙井茶树的幼年期,是指茶树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出现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的时间。
西湖龙井茶树的成年期,是指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出现第一次自然更新为止。时间较长,受人工栽培刺激的茶树约25-30年,生育条件好的,时间更长。
成年期茶树生育最为旺盛,产量和品质都处于高峰阶段,也是最佳的经济栽培时期。
茶树出现自然更新后,进入衰老期。
4.杭州持续高温“烤焦”龙井茶树
蔫掉的嫩芽、枯萎的茶叶、垂头丧气的枝桠……直射的太阳下,杭州市茅家埠四五百平方米的龙井茶园,一眼望去颇无生气。
曾被中国茶叶学会、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、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等十余家机构联合授予“中国茶都”称号的杭州,是世界名茶龙井的原产地。而连续数日的高温少雨天气,让部分龙井茶树正面临被“烤焦”的境遇。
“太阳太厉害了,如果说气温三十八九摄氏度,那地面温度起码六七十摄氏度。”茅家埠这片茶园的主人,是在附近开茶馆的胡先生,他栽培的大多是“龙井43”新品种。
胡先生说,有十几年以上树龄的老龙井茶树,根很茂盛,可以深入泥土1.5米深,抗旱能力强;但树龄5年以下的“龙井43”,树根还比较弱小,容易被灼伤。 为了帮助茶树度过酷暑,胡先生隔一天就要给它们浇一次水,而原本这片茶园根本不用怎么去打理。
梅家坞也是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产地。在这里,为避免太阳长时间直射,一些茶农开始为茶树盖上黑色的遮光布。
春娟茶楼的老板娘孙春娟有四亩多茶园,她告诉记者,今年高温天持续还不算太久。“倘若再热上10天,各种抗旱工作就要做起来了。”
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门前,一百多亩茶园已经做好准备,新建的一套用西湖水喷灌茶园的设施已经投入使用。 西湖街道工作人员林晨介绍,这套设备是2014年西湖管委会、西湖街道和当地村庄共同投资9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。
“如果三十五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持续一个礼拜,就会启用这套设备。”目前,设备一天喷灌两次,分别在早晚六点。
蓄水池的修建还使灌溉山上的茶园不再困难。“我们去年做了35个蓄水池,到了旱天的时候,茶农可以就近取水灌溉茶园。
今年还要再做27个,希望茶农们不再担心茶树在酷暑中‘口干舌燥’了。”林晨说。
希望更多的喷灌设备能够投入使用,让茶农不在靠天吃饭。
5.什么是乌鸠树
不是乌鸠树,是乌桕(jiù)哦。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,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
您说的治鱼病是将1公斤乌桕叶干粉(或鲜叶4公斤)用20公斤2%生石灰水浸泡,并煮沸10分钟,pH应在12以上,全池遍洒,使池水成6.25ppm浓度(乌桕叶的量),可防治烂鳃病、白头白嘴病。每50公斤或1万尾鱼种,用乌桕叶干粉半斤,混合在饵料中或制成药饵投喂,连喂 3~6天,防治烂鳃病。
参考网址:/view/85759.htm